|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Whenever you search in PBworks, Dokkio Sidebar (from the makers of PBworks) will run the same search in your Drive, Dropbox, OneDrive, Gmail, and Slack. Now you can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herever it lives.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13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2 years, 8 months ago

國文110吳宜曉

這學期修了「博物館探索,」這一堂課,其實我發現博物館的價值並不式停留在大眾心中觀覽文物或藝術品才叫博物館,不管是地方的特色還是一個獨特的主題都能成立博物館保存起來,例如台灣師範大學校史室便是存放歷史的小型博物館。

 


 

教育110 池欣欣

還記得大二的時候曾修習「博物館探索」這門通識課,參觀了臺師大校史館、南海學園博物館群以及臺大博物館。印象最爲深刻的是南海學園博物館群的臘葉博物館,部分葉子標本是採用電子掃描保存的技術。在中華文化中,花開之際意味着迎春之喜,但花開總會花落,能以現代技術來保存百花盛開的畫面,實在是難能可貴。

還未修習該堂課之前,我一直認爲唯有正規、歷史價值高才會被稱爲「博物館」,課後才理解原來一切值得被紀念的人、事、物、地點,都可以被珍藏、集合爲「博物館」。我曾聽過一位博物館相關學者說道:「博物館是不斷累積時空事件的空間,幾乎所有人、事、物都能成爲博物館」。課程結束後,教授也讓我們以一句話來形容博物館,我認爲博物館是記錄一切值得記錄的紀錄者。希望在畢業之前有機會能到蘭陽博物館看看!


工教112劉玟辰

今天上課主題為博物館。上半節提到世界五大博物館:台灣國立故宮、美國大都會、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俄羅斯埃米塔甚,而這幾間博物館都有一個相通點「幾乎都是皇室典藏或生活用品」想看看當地的特色通常都是小的博物館,而且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就以台灣為例:光是在台北就有近100家的博物館,有溫泉、工重、歷史、藝術等等,但真正紅到國外的博物館卻只有故宮,因為只有他是蒐藏「珍寶」。人們都會有一種迷失,想看當地最好最有特色的,對一些細節特色並不會很想理解,說不定就連當地人也不是很清楚他們的「特色博物館是哪一間」。大家只在乎「唯一的珍藏品」至於其他的細節除了有興趣的人會去了解外,我想應該是沒人會想去一一的看吧?


英語112 陳禹文

我認為博物館是一個無可取代且非常富有代表性的存在,好的博物館應該包含自古以來的改革及成長,而不光只有收藏具有價值的骨董,因為透過博物館,人們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及背景。除此之外,今天課程中提到「世界五大博物館」分別是國立故宮博物院、俄羅斯埃米塔甚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羅浮宮以及英國大英博物館,平時我對博物館是興致缺缺的,但其中我非常想去羅浮宮和大英博物館一探究竟,想去前者是因為那裡有蒙娜麗莎、米羅的維納斯跟勝利女神像,一直以來都很想親眼目睹蒙娜麗莎的英姿;至於後者是因為我是博物館驚魂夜的忠實粉絲。博物館對許多人來說也許是無趣、無足輕重、毫不相干的存在,但博物館實則蘊藏著一整個國家甚至文化的興衰,因此我十分贊同老師說的一句話:「文化素養好的人會善用博物館的資源。」


人發112 陳昱安

這次的課程內容相當有趣,介紹了世界各地著名的博物館,以及許多我們可能曾經聽過或完全不知道的台灣的博物館。老師在課堂中問我們會不會帶外國來的朋友去故宮參觀?故宮能代表台灣嗎?這個問題令我反思了很久。應該有許多人在與外國朋友介紹台灣的博物館時會極力推薦故宮博物院,畢竟裡面有許多著名的文物確實值得參觀。但其實台灣還有各式各樣大大小小、內容各異的博物館也都相當有趣,自己感到很幸運的是以往的學校(無論是國小、國中抑或是高中)課程安排了很多相關的參觀活動,所以在去過一些博物館、工藝館後,發現除了展品本身外,其背後的故事或由來、代表的意義、與台灣的連結等等都很值得人們去了解及探討。下次若有外國朋友來且要去故宮參觀,其實也可以告訴他們故宮中的展品在早些年前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而跟著到台灣的這段歷史故事。


數學111翁祺展

今天的主題是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之前的我鮮少去博物館,因為我之前覺得參觀博物館有點無聊,只有畢業旅行或已經安排好的行程才會去參觀博物館,然而參觀博物館可以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 、了解他們的歷史,課堂中老師有提到了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個外國人想要了解台灣的文化,你是否會帶他去參觀博物館?雖然參觀博物館可以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但是我的答案會是"否",我覺得最直接了解文化的方式就是走訪各地,親自體驗當地文化,所以我最直接想到的是帶他去機車環島,參觀博物館可能會是第二或第三個選擇。


機電109 詹森

從以前到現在去過覺得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埃及的開羅博物館,在那邊展示了埃及全期的各類文物,也能透過去一區一區的觀察來感受埃及在不同時期屬於他們風采,像其中一個我最印象深刻的便是他們的雕像,在大部分人的認知當中一個文明應是越來越先進,但在開羅博物館中我意外發現他們的精美雕像多半是集中於較早的年代像是古王國跟中王國時期,但到了新王國時期他們一些原本站立良好的雕像變成了蹲坐姿來節省成本也大大減少其藝術可觀性,另一個讓我感到驚艷的吳儀是舉世著名的圖坦卡門,在整個開羅博物館中,有關圖坦卡門的收藏就佔了整整一大區,幾乎其數量就能媲美一個時代的古物,由此可見一個保存完整的古墓能有如此巨大的寶物量。


 

臺文系111林芳汝

今天的上課主題是博物館,博物館的名稱大同小異,於此,我想釐清各個博物館的不同。 

(圖一) 

圖一為 「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是臺灣一座公立博物館,位於臺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北側,隸屬於中華民國文化部。該館始建於日治時期,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其本館建物也以前身「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之名被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圖二)

圖二為位於「臺南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簡稱臺史博,展示內容著重在臺灣歷史,包括多民族長時間與臺灣自然環境互動的歷史。另外也包括臺灣對外關係、臺灣各族群、以及現代化的臺灣等多項展覽主題。

(圖三)

圖三為位於「臺北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簡稱史博館,最初名為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後成立的第一個國立博物館,博物館的部分文物來自原河南博物館。

 

資料來源:各個博物館網站及維基百科 

如果有外國朋友來台灣旅遊,我會帶他/她去國立臺灣博物館或臺南的國立歷史博物館,這兩座博物館是以台灣為主軸來呈現文物,而故宮博物院或臺北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好似是以中國為主軸。


 

人發109許劭維

本週的主題為博物館,身在台北可說是相關資源及展覽相當豐富的地方,但對於博物館的認知卻是相當薄弱。透過今天的課程讓我了解博物館不只是展覽出精緻的展覽物而已,也能夠作為代表一個國家的象徵。而我們現在介紹給國外旅客的觀光景點以博物館為例,大多是介紹故宮博物院,然而故宮博物院所展示的物品大多是中華文化,無法完整的展現台灣目前的文化,未來我們在進行這些國際交流時也能將此思考方式帶入,進而讓其他人能更了解我們。


台文111 黎莉

「如果外國朋友來,會帶他去哪個博物館?」很多年前媽媽公司的外國客戶來台,那時是帶他到故宮;在幾年前我去國外找外國朋友,也是到故宮買紀念品準備送他。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中國式的宮廷建築是很有標誌性的,而隨著中華民國進入台灣,也將其也一併帶入;除了建築外,當然還有文物。算是「中華文化」的一種體現吧,這也是中國、外國遊客會喜歡故宮的原因。

雖然上課有講到故宮的文物不太能代表人民的生活文化,但我個人認為在故宮這整個空間,是「中華文化」的展現,而非只是侷限於皇族的生活展示。

中華文化能(部分的)代表台灣嗎?畢竟台灣是個多元的社會,隨著每個人的身分認同而有不一樣的答案,但不可否認的是中華文化確實在這塊土地上的存在。 


國文112 顏筱彤 40820125L

我在國中的時候曾經去過台南的歷史博物館,一進去就待了整個下午,連要閉館了都捨不得出來。史博館內對台灣的歷史有著極為詳細的介紹,還有許多栩栩如生的等身人像、迷你版住宅、食物等等,都讓我大開眼界,因為從前只能在歷史課本上看到的圖片,現在好像都立體了起來。而那一下午的參訪,對我後來建構心中的歷史時間軸有著很重要的幫助。(如果有外國朋友來,我首先推薦的就是台灣歷史博物館~)

我覺得逛博物館是一種文化探索、文化欣賞、文化反思的過程,經由博物館,我們可以快速地重新認識自己也認識他人。


生科110 馮名逸

對於讀生物的人而言,博物館是非常重要且有價值的地方,存儲大量標本,模式物種的模式標本等,一對物種進行詳細鑑定就必須要去博物館。我的叔叔在國立台灣博物館任職,同時也是台博館的導覽人員,他常常分享籌備台博館時遭遇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


教育112 施俐綺 40800204E

老師在課堂中拋出一個問題「如果要介紹一個博物館給外國友人,會介紹哪個?」聽到問題的當下我頭腦一片空白,頓時我才發現在臺灣土生土長的我,其實對於自己家鄉的傳統文化不太熟悉。

這使我有些慚愧,夢想是華語老師的我一心只想著要拓展自己的眼界,要認識各種不同國家的風情,然而我卻忽略了自己對於家鄉的熟識,若連自己家鄉國家都不知道該如何介紹,那又該如何往外拓展視野呢?

這堂課真的給了我相當大的啟發,我想我應該要再更認識自己的家鄉,並帶著我們自己的特色往外拓展,這才是真正的跨文化交流啊!


 

營養111 洪啟傑

這節課老師問了一個問題,「如果有國外朋友想認識台灣,你會帶他去故宮博物院嗎?」剛好我要回答這題的時候斷線了,沒回答到。但我當時是想說不會,因為我也去過幾次故宮博物院,但幾乎都是看一些文物的展覽,對於台灣的瞭解我是覺得不太有幫助。但要是問我該看哪個博物館瞭解台灣文化

,我其實也不是很清楚。

再來就講幾個看博物館的經驗,首先當然還是故宮博物院,上大學後有去過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使用玉器的文化,那邊有各種玉做成的工具以及發展出的飾品,隨著年代變遷,也變得越來越精細。再來是連老師投影片都沒提過的「中台世界博物館」,那是上學期通識「佛學與人生智慧」中的一次校外教學,那邊有很大尊的佛像,以及佛教流傳的過程跟天花板的彩繪。除此之外還有一層樓整個挑高,中間有一個木製的佛塔,樓層外部是一大片的抗壓玻璃。接近頂樓還有個藏經閣,有種寧靜又莊嚴的感覺如今還是很有畫面。


國文110 左珉40620326L

*上課重點筆記:

1. 國立故宮博物院、俄羅斯埃米塔甚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並稱為「世界五大博物館」。

2. 外國人來臺灣應該要帶他們去參觀國立臺灣博物館而不是故宮!

3. 故宮的藏品主要是書畫,為清朝皇帝的收藏品,並不能代表一般人民的生活。

 

*上課心得:

今天的課程內容非常有趣,我對英國博物館協會定義的「博物館」非常認同:「博物館使人們探索其藏品,以追求靈感、學習與享受。這些機構蒐藏、維護文物和標本,並使它們能讓公眾所運用,因此博物館受社會的付託,保存這些物件。」

爸爸媽媽曾經帶我去過非常多不同的博物館,包含台灣、日本、英國等等國家,而每一個國家的博物館都各有特色。我非常喜歡 2014 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德古拉傳奇 —— 吸血鬼歷史與藝術特展」,當時我的舅舅有公關票,所以很幸運地能夠去聽一些吸血鬼有趣的故事,也在那裡品嚐了些小點。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博物館就是 2010 年暑假去的英國的大英博物館!那裡的「埃及」展區真的深深吸引我,一直到去年歐語學程的歐洲史課程,我都還在學習埃及相關的歷史,去年還一直很想去中正紀念堂展出的「圖坦卡門 —— 法老王的黃金寶藏特展」呢!

而埃及相關的歷史最令我感興趣的便是「死亡之書」( Papyrus of Ani ),也就是「阿尼紙莎草」,內容包含了一些聲明和咒語以幫助死者的來世,非常強調「永生」的宗教觀念,有些類似佛教的「輪迴」。而內文寫及的「四十二個否定供詞( 42 negative confessions )」則傳達了「死亡不是生命的盡頭,而是來世的全新開始」,表明古埃及人認為死後的程序甚為重要,因為超越了便能獲得永恆。而古埃及死者必須保存完整的遺體(遺體稱為 Ka,也就是木乃伊的埃及文 ),並通過冥王歐西里斯( Osiris )的一連串考驗,再通過四十二個否定詞的供認、權衡罪過後,就能達到所謂的「永恆」。


華語系  _  陳玉容  _ 40784262i

我自己是越南華僑,如果要我介紹一個台灣的博物館給我的越南朋友,我會想推薦北投的「溫泉博物館」。首先是因為北投是個風景優美、氣侯怡人的地方,在那邊要爬山、喝茶、吃美食、泡溫泉都是個很好的享受。尤其我們越南比較炎熱,沒有泡溫泉的習慣。如果我的朋友在冬天來的話,我會很想帶他們體驗泡溫泉的滋味。

            如果是其他博物館的話,要嘛跟藝術有關要嘛跟政治有關,但共通點都是要看一堆字或是聽一堆解說,對這方面沒興趣或是對中文、台灣歷史不了解的越南人來說,光是要解釋就要花很多時間。所以我覺得要讓外國人體驗台灣文化,從食物或溫泉 ( 洗澡 ) 這種任何人每天都會接觸到的生活百態是最好的了。而且講到溫泉也會簡單提到日本殖民台灣的歷史,對於了解台灣人來說也是個很好的切入點。


設計109 劉安琪

老師今天提到博物館與文化素養。外國人常去觀光的故宮博物院,雖然就文物的豐富性及藝術史價值來說十分重要,但都是清朝皇帝、皇宮貴族等留下的遺物,其實也只是代表國民政府來台的這段歷史。現在台​​ 灣的博物館都有長足進步,除了故宮,台灣博物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等也是值得一看的。我在新北長大,台北的博物館資源很多,所以從小到大去過不少博物館看展覽。我去過宗教博物館、台灣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北投溫泉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台北當代藝術館、樹火紀念紙博物館、袖珍博物館與台灣科學教育館等。我很推薦宗教博物館和台灣博物館,宗教博物館介紹了各種不同多元的信仰十分有趣,而且很多國家是沒有宗教博物館的。台灣博物館因為是日治時期的歷史建築,加上有很多展覽是能夠深入了解台灣的,所以對於外國觀光客十分推薦。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去看台灣博物館「樸埔風情 - 躍動的先民身影」介紹平埔原住民的展覽,展覽裡結合 2D 動畫影像重現了「番社風俗圖」中平埔原住民的生活場境,描繪清初台灣山川地形與住民生活樣貌的康熙台灣輿圖也動了起來,整個歷史完全鮮活的呈現在眼前,讓我對這時候台灣的歷史記憶有更深刻的體會。博物館除了提供全面性了解知識的管道,也增進跨文化素養的培養,在多元文化交流頻繁的現代扮演著重要角色。


 

音樂 112 沈仲琪

  這次的課程內容著重在博物館的部分。老師介紹了台灣各地的博物館,其中最令我好奇的就是袖珍博物館,明明生活在台北市的我卻對袖珍博物館毫無任何認識,所以透過這次的心得我決定來好好搜尋、了解一番。袖珍博物館是亞洲第一家以袖珍藝術為主題收藏的博物館,位於台灣台北市中山區建國北路一段 96 B1 ,成立於 1997 3 28 日,而其創辦人為林文仁。袖珍博物館目前致力於推廣在英國歷史悠久的袖珍藝術。館藏品中最經典是一棟大型娃娃屋「玫瑰豪宅」( Rose Mansion ),由 Reginald Twigg 製作,曾獲得國際袖珍藝術雜誌評價「 25 年來十大傑出作品」。

  袖珍博物館的典藏有四大項目,分別為娃娃屋( Dollhouse )、夢幻屋盒( Roombox )、童話故事( Story )及配件( Accessory ),在典藏區中您可欣賞各式不同建築風貌,探索牆上多樣且精緻的房間寫照,悠遊於各個童話故事中的場景。然而也有期間限定特展,這期所展覽的主題為「玩具的甘心人生博物館」。我認為袖珍博物館的展覽玲瑯滿目,也滿吸引我的,我想這個暑假我希望可以參訪一次袖珍博物館,好好欣賞、細細品味袖珍博物館中那獨一無二、世界之最的藝術品。

 

參考資料:http://www.mmot.com.tw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袖珍博物館  


衛教112 楊之嫺

這次的課題博物館是一個從握想到會提到的討論,然而探討完便能理解為何老師會帶我們了解博物館,其實博物館是了解一個區域時代文化很有效率的方式,因為從不同的館藏確實能了解到當時的審美與流行,但是若要解一個地區文化那些所謂的知名博物館可就不一定了,這是一個今天很有趣的釐清,打破了傳統聯想,但其實去過故宮再仔細思考便能理解,那裡介紹的事文物而非歷史,課堂中老師提到界少給外國友人了解台灣的博物館其實第一個想到的是位於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因為住在台南所以去了相當多次,那裏真的是一個從一開始的介紹,到鄭氏時代,清朝統治,日治時代以及民國,除了歷史的介紹還有真實的景觀模擬,讓人有種身歷其境的感覺,彷彿回到那時候一同體悟一遍,確實是一個相當能了解台灣的地方。當然故宮、羅浮宮等各地著名博物館也都很有參觀價值,但課堂也有提到那是皇帝們的收藏,是對文物的瞭解而非一地的歷史。此外也有提到到了歐洲等西方國家都依定會到他們的博物館參觀,但當到了東方國家卻不太會參觀他們的博物館,其實這也能發現在台灣博物館參觀並非大眾,在方面的訊息可能也沒有相當多的了解,也不知清楚台灣的博物館資源究竟為何,但今天經桂老師的介紹,突然發現其實有很多都ˋ我們缺少了了解,台灣的博物館資源尤其在北部或是台南等比較有歷史背景及資源的地方其實有相當豐富的博物館資源尤其近年來又多了觀光工廠的新興,其實只要我們仔細的探索身邊也是有許多資源的,只是缺少了發現。

 


 

 

國文112 陳俞文40820118L

 

博物館可說是一個國家文化的綜合體,富有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的功能,要快速了解一個國家,參觀博物館可說是最快速的方式。但大多數人至各地旅遊時,通常只會去看歐洲地區的博物館,很少人是為了看博物館而來亞太地區遊歷。然而,近幾年,亞太地區的博物館也是不容小覷,像是越南民族學博物館、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也值得我們探索。

 

而台灣也不乏許多優秀的博物館,最知名的就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的台北故宮博物館,但是如果要更深入了解台灣的話,勢必要與其他博物館互相參看,不管是國立的、地方的、藝術的、科學的等等,像是朱銘美術館、袖珍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921 地震博物館等等,都是我曾參觀過的博物館,沒想到聽完課以後才發現台灣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是自己從未參觀甚至從未聽過的,尤其是位於士林的順益原住民博物館,感覺是了解台灣很重要的一把鑰匙,是我下一個想去拜訪的點。

 

要當一個有文化素養的人,一定要富有會運用博物館的技能,及鑑賞博物館的能力。


教育112 李麗恩40800229E

 

這週主題提到博物館我還蠻有興趣的,因爲其實説實話自己沒有去過博物館,所以一直很想要去開開眼界,希望暑假有機會可以到處去看看。

但是老師說如果有外國人到訪會不會介紹對方去博物館,我自己是覺得還是得依照個人興趣,因爲我覺得要想瞭解當地的文化或許到坊間的市集親身認識更貼切,畢竟歷史經過多年文化的熏陶也會和現在不一樣,經過包裝也會和原本的事實不符。就像當初日本人當初殘暴殺害與侵害那麽多人但也不一定會把這段歷史放在當地的博物館(只是舉例,沒有針對國家喲)。然而現今的日本也是個非常有文化的國家,人民的文明意識也是許多國家應該學習的對象,所以我認爲博物館不一定能讓外國人清楚認識自己的國家。但是,若外國朋友有興趣,我一定會帶他們到用興趣的博物館看看。


國文112林昀萱40820102L

        今天的上課主題是博物館,其中老師提到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那就是只要提到台灣有名的博物館,大部分的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故宮博物院,然而故宮是否真的能夠代表台灣呢?今天若是有外國朋友來到台灣,我們又該如何介紹故宮與台灣給他們認識?我認為故宮中的展覽品雖是從中國來的,但其歷史背景卻也和台灣自身脫不了關係,且雖然文物本身與台灣的關連並非如此緊密,其藝術價值卻是普世皆同的,因此也許不必太過在意是否為「台灣」之物。

      今天也講到了與博物館運作相關的知識,也介紹了世界及台灣各地的博物館,在五大博物館中我對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最有興趣,因為本身滿喜歡藝術,而大都會博物館中的館藏十分豐富,有機會的話想去參觀一次。而台灣的博物館則有很多,我自己參觀過最特別的便是袖珍博物館,裡頭小巧的袖珍擺設讓我逛了好一陣子,也令我驚嘆於作者的手藝。而在介紹中我對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有滿有興趣的,想要親自去看看藝術家們用玻璃創造出的作品。透過本次的課程,也讓我感受到了博物館的可貴,它使看似遙遠的知識變得近在眼前,更加親民且大眾化,也期許自己在空閒時間能多去逛逛博物館,不要白白浪費了這些珍貴的資源,從中探索不一樣的世界。在參觀的過程中,也不只是玩樂,而能增加不同領域的知識與文化素養。


學科111趙亭40711010E

 

今天老師上課分享了很多世界有名的博物館,也分享了很多台灣世界出名的博物館。故宮是台灣世界知名的博物館,但因為它的館藏主要是清朝皇帝的文物,所以不太能代表台灣的在地文化。世界的五大博物館也都有因館藏都是皇帝生活相關的文物而無法代表在地文化的問題。接下來介紹了台灣各縣市的博物館,而這些博物館都各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且都能帶表台灣各縣市的在地文化。因此,若要了解台灣,可以多去這些雖不是世界知名但卻能真實反映台灣在地文化的博物館。同樣的,要更進一步了解一個國家,我們最好也能去拜訪能真實反映該國家在地文化的博物館。

 


國文112 邱於晏

       本週的主題是博物館,從一開始介紹博物館的作用在於典藏、研究、展示、教育。蒐集、成立的類別有科學、藝術、歷史、重大的事件等等,是保存文化重要的建築,到介紹世界五大博物館,其實以前是不知道五大分類的,只是印像中知道幾個特別有名的文物古蹟(如:羅浮宮、故宮博物館)等,但是也有講到一個問題是所展示的文物不能代表整體,常是代表菁英文化,因此有更多地方政府、民間成立的博物館的成立,讓大家更能理解整體完化的樣貌。

     下一節主要在講述台灣有的地方博物館特色,台灣博物館可以說是遍地開花,老師也有提到有六百餘間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可以台灣民眾參觀,了解台灣的文化,從宗教到歷史,從文物到食物,各式各樣的博物館林立於這片土地上,再次證明台灣是一個文化多元、高度包容的小島。


電機111李婕妤

這堂課老師講到了博物館,包括世界五大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俄羅斯埃米塔甚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和一些在台灣的博物館介紹。老師在課堂上問了一個問題:「如果有國外朋友想認識台灣,你會帶他去故宮博物院嗎?故宮博物院能代表台灣嗎?」我的想法是故宮博物院展出的很多東西不能代表台灣,因為以前去那裏看過展覽,但卻是看西方神話:希臘神話的展覽,老師也在課堂上講到故宮的收藏品主要為皇帝的收藏,並不能代表一般平民的生活。課堂上也提到原住民博物館,就在故宮對面,上陽明山的時候常常經過那裏,對它的建築很印象深刻,但卻從來沒進去參觀過,下次有機會去一探究竟。


英語112 陳適容

我自己是高雄人,來到台北後,可以明顯感受到南北部藝文氛圍的城鄉差距,從博物館數來看,是其中一個差距,另一個包括音樂會的舉辦地多半在北部,所以我爸就特別叮嚀我要好好享受北部的這些資源,才不會枉費在台北讀書的機會。今天,老師介紹了很多在新北市、台北市的博物館,雖然有許多小型的博物館我從未造訪過,但我也同時開始去Goo​​gle、認識這些博物館,將一些有興趣的名單列入我假日的好去處。雖然南部的博物館數輸人一截,但規模還是能讓人津津樂道,台南的奇美博物館就是我最喜愛的博物館之一,(老師今天似乎沒提到),它的館藏和氛圍可以媲美國際級。我們真的要感謝奇美創辦人許文龍的貢獻,他無私的分享自己的珍藏,讓台灣人不用出國就能欣賞到高水準的藝術品。


社教112 林小媛

 

主題:博物館

 

五大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俄羅斯埃米塔甚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

 

我去過的:
臺灣博物館、蘭陽博物館、當代藝術博物館、新竹市立動物園

 

我想去的:
故宮、順益原住民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凱達格蘭博物館

 

今天的主題我認為相當有趣,加上老師操作的熟練,結合圖片觀看,覺得很不錯!
我有好多博物館想要去,我認為身為原住民想要考察自身的文化,博物館是一個很適合的地方。博物館是相對於學校外的學習管道,是社會教育下的領域,是前人留下來的智慧,或許不能完全代表台灣的文化,但會是認識台灣文化的第一步。

 

我想分享我暑假去新竹市立動物園的心得:
新竹市立動物園是歷史最悠久的動物園,於近幾個月才重啟開園,相比於木柵動物園,新竹動物園規模較小,動物也不多,但最有特色的就是零距離的觀賞,只相隔了一圈的柵欄,真的很怕動物跳出來,卻有了更近的距離。令我印象深刻的動物就是,天竺鼠!原本只能在寵物店籠子的天竺鼠,在動物園多了野性,養在大地上只隔了圍欄,覺得很違和又很可愛哈哈哈,還蠻推薦大家去看看,雖然那邊年齡層居小。

 

順便分享想要暑期到故宮實習的機會:
https://www.npm.gov.tw/Article.aspx?sNo=04011308&fbclid=IwAR0zRB-DoY0PnG7ALjnFsA0T9co6G8LOTWxArohjIYAqcMGcGdGIriWzHrk


英語112 賴維佐

今天老師講到博物館的部分,講道台灣的博物館,我覺得我們台灣太多太多有特色的博物館可供我們去探索了。因為家住員林的關係,我小時候很常去科博館,我認為科博館的展覽、太空劇場還有3D劇院,可以在玩樂中學習到很多的東西。北漂來到台北,老師提到台北的博物館資源很豐富,值得我去探索。


教育112 林芙名

看到今天的主題是博物館時,其實我蠻疑惑的,博物館與跨文化素養的關係是什麼呢,我很好奇。這時候,我突然想起以前楊老師曾經提起過的宗教博物館,大概這是我心中的跨文化博物館的第一名吧。這座在2001年於新北市永和區落成的全球首座宗教博物館,說不會引起爭議想必是不可能的吧。認識這座博物館後,我對生活在台灣的人們更加感佩了,或許真的是在我們這個民族人群宗教多樣的環境,如此特別的博物館才能生存吧。多元並立的存在,在台灣是可以的,即使我們不了解跨文化素養,我相信台灣人民都是潛在認同的。


電機系110應仁翔

博物館真的是一個假日可以出遊的好地方,票價不貴沒有什麼時間限制,可以看到一些新奇的東西,還很安靜,我目前只有去過十三行博物館,蘭陽博物館跟台灣博物館,不得不說台灣的博物館真的很有特色,很適合推薦給外國朋友


歷史110李祥瑜 40622009l

本次上課時老師主要提到博物館的部分,這對身為歷史系學生的我而言,無疑是一項有興趣之話題。說到我國最負盛名的博物院,便不得不提台北的故宮博物院了,其中有許多世界聞名的文物包含翠玉白菜、肉形石、《祭侄文稿》等國寶;這批文物本來自紫禁城,由於戰爭的關係被運遍大江南北,最後落腳於台灣,在政府的保護下,使他們免於列強的侵奪,也免於文革的迫害,使我們現今仍能一睹其丰采。然而故宮的寶物大多是以中國古代皇家收藏為主,若想了解台灣本土的文物,可以參觀二二八公園旁的國立台灣博物館,裡面有藍地黃虎旗、日本總督銅像等文物,可謂是台灣歷史的縮影,也很值得駐足欣賞。


電機系 110 蘇子涵

今天上課的主題是博物館。第一節課提到,世界五大博物館為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羅浮宮博物館、聖彼得堡隱士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台北故宮博物館。老師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當我們要介紹台灣給外國人認識的時候,會不會帶外國人去故宮呢?結論是世界五大博物館其實都無法好好顯示人民的生活文化。第二節課老師帶我們了解全台不同的博物館。有些是紀錄食物,如:新竹老郭休閒農莊的米粉;有些是展現手工藝品,如: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有些和歷史相關,如: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這些民間或官方的博物館讓我們能更好的認識台灣文化,也是介紹台灣給外國人認識的很好的工具。


公領112  許民甫 

老師提出之問題「故宮博物院是否能代表台灣文化」,此問題具相當之討論價值。故宮博物院為世界知名的博物館,在國際上擁有舉足輕重之地位,但我認為這並不足以代表台灣。故宮館藏多,藏有許多中國皇帝的收藏品,單就館藏內容來看,故宮所代表的是中華文化,或是說,代表的是中國而不是台灣。所謂「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如同中國北京的紫禁城。台灣的故宮只有館藏是皇宮中物,是國民黨所率領的中華民國政府敗走台灣時所帶來。他們是中國人,來台後也將台灣人教育成中國人,而在台灣等於中華民國等於中國的前提下,故宮才叫做「故宮」。故在國民黨的中華民國體制之下,故宮才可能代表台灣。但如今的台灣並不是中國,文化上也不是只有中華文化,還有原住民、新住民以及台灣本土文化等等。因此光一個故宮,即使再有名、館藏再豐富,也不足以代表台灣。


社教111 張亦萱

這禮拜的主題是博物館。我自己這學期有修博物館學的相關課程,所以深知其與文化的關聯性。博物館作為一身兼教育、研究、娛樂、學習於一身的場域,可說是公民們培養內涵與填充知識的好去處。今天的課程中,老師除了介紹國際知名的五大博物館外,還有分別列出台灣各地現有的博物館名單。令我訝異的是,原來台灣的博物館數量這麼多,而其中也有許多我未曾聽聞的。另外值得思考的是老師今天提出的問題:台灣博物館在呈現本地文化的方面上,有足夠了嗎?又該如何改進或變革?我覺得這些是值得去好好深思的議題。


人發111  陳品妤

今天課堂上介紹的主題是博物館。小時候住在台中,從家裡到國立台灣科學博物館(科博館)只要5分鐘的車程,所以每到周末家人就常常帶我到科博館玩,那時候也不了解那些展覽是做什麼的,去久了就覺得無聊,沒什麼好玩的,覺得反正看來看去都是同一個東西。但隨著年齡增長,每過一段時間再去科博館就發現,自己又能從那些展覽裡面學到新的知識、看到新的東西。我很喜歡博物館,對我來說博物館就像一個挖不盡的寶藏,每次挖都能發現新的驚喜,所以我希望如果將來有機會,世界五大博物館每一個我都能一一去體驗。


公領112 黃昶騰 40807140E

 

這週的課程老師講到博物館的部分,我認為有幾點可以作為反思。首先是故宮是否可以代表臺灣。我想以故宮文物代表「臺灣」是不對的。臺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集合體,若是以「中華」文化的內容作為臺灣的代表,那麼我想臺灣就不夠格說自己是自由且多元的國家。再者,故宮內部的展示,多是國民黨敗亡後,桃來佔領臺灣時所夾帶的東西。我想「中國」的文化內容、瓷器等並不足以代表臺灣這塊島嶼吧!綜觀臺灣的歷史,臺灣從海權時代就有參與世界、甚至與有參與殖民史,而中國的文化從明清後才與臺灣有掛勾,但在清朝的統治結束後,臺灣是受日本殖民,直到國民黨佔領臺灣後,我們才被迫再與「大陸」連結在一起。臺灣的原住民、殖民史、威權統治的歷史,都無法單單用「大陸」文物做代表。因此我認為,以故宮代表臺灣的正當姓氏有所不足的。

另外,老師也有講到博物館文物的來源,多是古代皇帝的收藏,其實參觀博物館,就有點像是走進某位有錢人家裡的展覽廳。這就讓我想到,在地理大發現那段時間,白人會把黑人或其他地區的原住民抓來做展示,其實我認為,現在展示文物的博物館跟當時展示其他人的模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以財力或是「實力」作為展覽的基礎。

最後我認為,可以思考的是博物館裡頭文物的來源。以清朝圓明園的十二生肖為例,1860年代英法聯軍時,英法聯軍攻下圓明園並發生火燒圓明園的事件,並帶走圓明園的文物,包含十二生肖的獸首。而查了查資料,這些獸首有的仍然下落不明,有的淪為私人收藏品,更有的根本不在中國的博物館;而是在外國的博物館中。我想可以去思考的是:這些館藏是不是真的能夠代表當地的「博物館」呢?也許這些文物是歷史的一部分。但本質上,這些東西是「偷」來的。博物館真的博物嗎?它的文物來源會不會是一種侵略以及部分霸權文化的展現呢?

 


化學109林碩彥

最後一次去的一個博物館是台中花博館,有非常多台北花博館沒有的設計,有一個最大的展場是婚禮的展場,每個都非常驚豔,各種植物花朵一次讓你看個夠,甚至還把故宮的翠玉白菜借來展示,那細緻的雕工還有上面的螽斯點綴,真的是嘆為觀止,我去過的博物館不多,台灣最著名的也就是故宮或奇美,這兩個我也已經有十年沒去了吧,因為其實我最不擅長的科目就是歷史,所以也對參觀歷史博物館沒什麼興趣,都是走馬看花,沒有認真在看,最有興趣的大概也只有武器的展示了,像是日本博物館內展示的日本刀,或是一些古代的兵器,真的比一顆白菜有趣多了。將來我應該會走訪各大國家並參觀他們的美術館、博物館,曾廣見聞。


教育112劉名媛

 

今天課程主題為博物館。老師提到:博物館的主要功能為典藏、研究、展示及教育,為收藏和維護科學藝術或歷史的重要物件,並透過常設展與特展供大眾觀賞。此外,老師在課堂中有問到如果要介紹台灣應該要帶外國人去哪個博物館,故宮博物館雖然有高度成就,卻無法完全展示台灣的歷史特色,我覺得除了老師上課介紹的台灣博物館以外,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也是很好的選擇,其主要展示內容著重在台灣歷史,以及台灣各族群、現代化的台灣等展覽主題。另外,我上網找到我以前未聽聞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其為台灣東部唯一的國家級博物館,主要以台灣史前文化與台灣原住民文化的文物收藏、研究與教育推廣為主。

我個人很喜歡去科學教育館,因為除了單純參觀,還能夠親自體驗各式各樣與科學有關的事物,加上遼闊又寬敞的空間,讓人感到非常自在。另外我也想找機會去袖珍博物館,有許多迷你珍藏品等著我去參觀,這類型主題的博物館令我十分感興趣,而我們也應該常常善用博物館資源來拓展視野,培養文化素養。

參考網址:https://museum.welcometw.com/%E5%8D%9A%E7%89%A9%E9%A4%A8%E6%8E%A8%E8%96%A6/


教育112 鄭日昇

這次的主題是博物館,老師在課堂中問道:如果要介紹別人一個台灣的博物館給外國人的話,要選擇什麽博物館,説實話我不曾到過博物館,但如果要讓我選擇介紹台灣博物院給外國人的話,我會選擇故宮博物院吧,畢竟在其他博物院中我唯一比較清楚的就只有這所博物院了,要介紹的話也只能介紹故宮博物院,這是第一點,而第二點的話,當然是知名度,參觀這所博物院也能夠給他人帶來到此一游的心情,并且故宮博物院是一個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地方,最後一點是,我認爲故宮博物院雖然不能代表台灣的所有文化,但其中卻包含了台灣生活文化的特色,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雖然對於瞭解台灣文化歷史幫助不大,但卻能夠瞭解到一些生活文化的特色。


社教112 黃瑀喬

我覺得這次的課程十分有趣,介紹了台灣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其中甚至有些我從來沒聽過。雖然沒有經常參觀博物館,但這些年來也去過很多博物館,而且每次觀賞那些展覽的經驗都相當不錯,例如故宮博物院、袖珍博物館、台博館、蘭陽博物館等等。我是台北人,很慶幸台北是文化的中心,許多博物館都集中在台北,讓我有很多機會和資源可以接觸不同文化,其中,我想說說我參訪北投的凱達格蘭文化館的經驗。

凱達格蘭文化館是推廣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博物館,就在北投公園對面,距離新北投站也很近,但感覺大多數去北投遊玩的人都直接路過,我也是因為有堂課要做相關的報告才會去,原本覺得凱達格蘭文化館像蚊子館,在進去實際參觀後才發現其實這裡也有很像樣的展覽和對工作非常有熱忱的導覽員,據導覽員所說,這裡也有善盡收藏、保存功能。最後我們分析出凱達格蘭文化館的問題,大概有閒置空間多、宣傳行銷待加強、展覽缺乏互動性等,其實台灣可能有許多博物館都是有良好的資源,卻因為一些營運問題而沒有被大眾看見,老師說近年來台灣的博物館有長足的發展與進步,希望台灣的博物館癌能繼續改善,發展成具台灣地方特色的優質博物館。


人發112 曾霖耀

這週的主題是台灣的博物館,博物館蒐藏並維護具有科學、藝術或歷史重要性的物件,並展示給公眾觀看,台灣的故宮博物院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而我的家鄉:鶯歌也有一座全台十大博物館——陶瓷博物館。也因為畢業旅行或校外教學的行程一定有參加博物館,讓博物館深植在學生的心中。由於學習的需要,我有去過228公園旁的台灣歷史博物館以及台中的科教館,從中感受歷史的語言,另外家裡附近的陶博館則是許久沒去了,裡面除了展示各類的陶瓷藝術品外,博物館的室外空間在夏天還有戲水平台,讓許多家長能帶小孩來放鬆。另外有窯烤的牛角麵包,也有本地的捏陶師傅表演捏陶的過程,可說是兼具學習玩樂與飲食的博物館!

經過老師把每個縣市、每個博物館的照片放映給學生看以後,我學到台灣除了主流展覽科學、藝術或歷史文物的博物館外,還有許多民間但富有特色的博物館。例如大學、名人傳記、原住民、客家、軍事、建築、宗教、水力電力、香料,甚至食物也可以拿來當作題材,可說是讓我大開眼界。或許等將來成家立業後,我可以時常帶著家人到各地的博物館走走,用行動支持台灣的博物館產業,親身學習更多有趣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彌補過去沒去過些許博物館的遺憾,留下更多珍貴的回憶。

 


人發110 吳睿彥

       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而要瞭解其文化的方法,除了從當地人口中得知外,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去遊訪各國的博物館。就像課堂中所提到的,我認為博物館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文化。像是法國的羅浮宮和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等等,都有著歷史和文化上的代表意義。不過博物館也分成很多種,剛才以上提到的例子,雖然可以代表著其國家的文化和歷史,但是有些博物館卻可能只是收藏文物的地方,所以如果是要以在地文化的探索為主,那應該要選擇更有著文化意涵的博物館,像是課堂中提到的國立台灣博物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或甚至新竹的米粉博物館等,這些博物館雖然沒有保存著上千年的文物,但卻和台灣的文化有著極大的連結。總結來說,許多鼎鼎大名的博物館或歷史古蹟的確存在著極大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但有時候也可以去遊覽不同的在地博物館和文化產物,來一場「真正」的文化探索之旅,或許會有著意想不到的收穫。


國文112梁嘉妤

        今天上課主要講博物館。高中課堂上曾經教過世界五大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羅浮宮、俄羅斯艾米塔什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和臺灣的故宮博物院,當時我很驚訝臺灣也榜上有名,但時至今日,我還是沒有去過任何一個。

        老師提到一個讓我很有感觸的觀念,「博物館內放的都是王公貴族、皇室所遺留的器具或文物」,較少會有平民百姓的部分,也因此,我們能透過博物館所窺探的多是上層社會的生活方式,如故宮中存放的也多是清朝所遺留下的器物,所能代表的也不是「臺灣」的歷史,所以當老師問到「若外國人想認識台灣,會帶他去什麼博物館?」時,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故宮,而是蘭陽博物館和十三行博物館。

        因為住得近,我曾去過兩次十三行博物館,但時間都有點久所以記不太得,而去年暑假去宜蘭時曾參訪蘭陽博物館,蘭陽博物館展示和海洋文化、早期葛瑪蘭族的生活情形等有關的展覽,主要推廣環境教育,還有地震體驗屋(這也算是臺灣的文化之一),這兩個博物館相較故宮,所存有的展示物都與「臺灣」早期的文化相關,尤其十三行博物館還能體驗看看挖掘的過程,對於實際了解一個文化,身體力行感覺是最快速的方法!

        在這一堂課中,我也發現臺灣其實有很多博物館,博物館存放大大小小得以保存的文化,作為保存一個文化的媒介,不論是器具類,如:家具博物館、木雕博物館,也有食物類:米粉博物館、貢丸博物館等各式各樣都有,我認為這些博物館比起那些五大博物館更能展現一個文化的真實面貌,若有機會,我最想去的是原住民博物館,課本上所能學習的都是有限的知識,實際去參訪想必能學到更多!


圖傳112 李竺芸

今天老師上課的主題是博物館,尤其著重在台灣各縣市的博物館。還記得高二那年的北部參訪,學校就安排我們到故宮博物院參觀,雖然當時沒有充足的時間把整個博物院仔仔細細的欣賞,也沒有參觀到最有名的翠玉白菜,但不管是毛公鼎,還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都可以感受得出來存放在裡面的文物對歷史保存有著很大的貢獻,這或許也就是故宮博物院能能躋身為世界五大博物館的原因之一。

雖然我個人不是特別會挑博物館去參觀的人,但這次上課看到老師列出的各縣市博物館,才發現這幾年來也陸陸續續參觀了很多,而回想過去所參觀過的博物館,都發現他們都不再只是單純的保管文物,而是會結合影音、影像和科技,增加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除了單純的參觀,還能體驗裡面的設施,這讓參觀博物館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並且透過互動,讓我們能對博物館更加理解。


教育112顏兆霆

今天老師上課介紹了博物館,也提出一個問題是:「如果你要介紹博物館給外國人,你會介紹哪一間?」說真的我去過的博物館真的很少,有些算不算博物館我也不太確定,但一開始想名字有博物館的就算了吧,所以其實我也去過台中科博館、屏東海生館和奇美博物館,如果真的要推薦,我會選擇介紹台中科博館,因為我覺得那裏的館藏不會像是故宮一樣需要對藝術品感到有興趣,去逛才會比較有趣,台中科博館甚至有介紹恐龍、好玩的科學設施、介紹木乃伊等,種類可能比故宮還要多元許多。

布國要是有機會我也蠻希望可以參觀故宮,因為裡面的館藏感覺是富有歷史意義的,在讀中國史的時候也曾經讀到台灣的故宮館藏是從中國運來的,這讓我對於他們神秘的樣貌更加著迷了,希望我有朝一日可以拜訪故宮。


教育112 李子盈

今天的主題是台灣的博物館。對於一個外國人來說,我真的不知道台灣的博物館。不過有幸在寒假的時候和朋友們去了一趟中正紀念堂,甚至是故宮。老實說,真的保存良好,真的很美。現在的博物館,除了物品展示,同時也融入了科技技術。比如說加入了影像技術,3D技術或體驗活動來介紹。我覺得這很棒,能讓人更容易了解。我希望我在台灣這四年能參觀台灣的博物館,還有老師所提到的新竹動物園。因為據說和木扎動物園有所不一樣,所以很期待。


國文110 黃怡熒 

今天的主題是臺灣的博物館。身為馬來西亞人,故宮博物院相等於旅客必打卡的地點。但無可否認故宮偏古董類型的博物館。而我也有參觀過袖珍博物館。那是個很棒的經歷!故事書中的童話、電影中的場景等等都變成小小的模型呈現在自己的眼前。我本身很喜歡歌劇魅影,而袖珍博物館正好有歌劇魅影的袖珍模型,對於我來說是個很棒的參訪。說說馬來西亞的博物館,我是檳城人,檳城最著名的有戰爭博物館。那是個經歷二戰時期的博物館。我小時候曾經到訪,有著斷頭台、用刑地點、地下道(防空洞)等等。近幾年很多冒險,愛挑戰鬼的冒險家都會到那裡拍攝。除此之外,是用3D的方式呈現檳城的古蹟和美食的博物館。我沒去參觀過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在馬來西亞感覺上參觀博物館不是個盛行的活動安排。如果可以,我希望東方的博物館可以像西方博物館那樣被重視。


物理109 吳孟哲

這次的主題中老師提出了值得我們深思討論的問題「故宮博物院是否能代表台灣文化」,也配合圖告訴了我們許多值得一去的博物館,在眾多的博物館中,我只去過臺灣博物館和十三行博物館而已。

博物館是一個平時出遊的好去處,它是人們學習的管道之一,也是先人留下來的智慧,這或許不能全然代表台灣的文化,但也是可以快速了解台灣文化的一個方法。


光電112 王俊翔

     今天老師一上課就表明了主題,從五大博物館開始了今日博物館之旅,關於五大博物館的部分分別是大英博物館、羅浮宮、大都會博物館、冬宮博物館以及故宮博物院,其中最特別的就屬故宮了,是由台北和北京的兩大博物館合稱。接著我們就說到了台灣的博物館和從博物館了解台灣,我也意外地知道原來台灣有這麼多博物館可以遊覽,但願這些文化的代表可以長久地被保存下來。


 

詹靜宜 40820105L

世界上有五大博物館,分別是國立故宮博物院、俄羅斯埃米塔甚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看到我們的故宮被列入簡直太感動了。

 

已去過:天文館、蘭陽博物館、海洋科學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

 

想去:故宮、十三行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德國包浩斯博物館

 

博物館是個學習新知絕佳的場所,各種形式的博物館有各種主題,很像走進一本大書裡,蘊含許許多多部一樣的知識和故事。我一直以來都對藝術類的博物館特別感興趣,也很喜歡去看各式各樣的展覽或美術館,然而因為金錢和時間的緣故,一直還無法實現親眼看看「蒙娜麗莎的微笑」或是「最後的晚餐」等名作的夢想。另外,我對歷史博物館也好有興趣,記得小時候去逛故宮都吵著要帶導覽耳機,就想好好地聽完整個故事。不過對我而言,逛博物館必定是要花上一個下午或甚至不只的休閒活動呢!若只是走馬看花,未免糟蹋了這些前人留下來的生活足跡或傑作。

 

 

資工111 許庭瑋

首先我必須承認,我並不是很喜歡參觀博物館之類的地方,因此若要跟別人介紹台灣的博物館,我大概只講得出如故宮之類的那些最有名的博物館,但在經過老師的介紹後,我才發現原來台灣的博物館數量比我想像的多太多了,且幾乎全台各地都有,要參觀可說是非常方便,其中我比較有興趣的應該是如天文或海洋博物館之類的,之後有機會想去參觀看看。

 

 

我認為博物館是一個無可取代且非常富有代表性的存在,好的博物館應該包含自古以來的改革及成長,而不光只有收藏具有價值的骨董,因為透過博物館,人們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及背景。除此之外,今天課程中提到「世界五大博物館」分別是國立故宮博物院、俄羅斯埃米塔甚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羅浮宮以及英國大英博物館,平時我對博物館是興致缺缺的,但其中我非常想去羅浮宮和大英博物館一探究竟,想去前者是因為那裡有蒙娜麗莎、米羅的維納斯跟勝利女神像,一直以來都很想親眼目睹蒙娜麗莎的英姿;至於後者是因為我是博物館驚魂夜的忠實粉絲。博物館對許多人來說也許是無趣、無足輕重、毫不相干的存在,但博物館實則蘊藏著一整個國家甚至文化的興衰,因此我十分贊同老師說的一句話:「文化素養好的人會善用博物館的資源。」

我認為博物館是一個無可取代且非常富有代表性的存在,好的博物館應該包含自古以來的改革及成長,而不光只有收藏具有價值的骨董,因為透過博物館,人們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及背景。除此之外,今天課程中提到「世界五大博物館」分別是國立故宮博物院、俄羅斯埃米塔甚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羅浮宮以及英國大英博物館,平時我對博物館是興致缺缺的,但其中我非常想去羅浮宮和大英博物館一探究竟,想去前者是因為那裡有蒙娜麗莎、米羅的維納斯跟勝利女神像,一直以來都很想親眼目睹蒙娜麗莎的英姿;至於後者是因為我是博物館驚魂夜的忠實粉絲。博物館對許多人來說也許是無趣、無足輕重、毫不相干的存在,但博物館實則蘊藏著一整個國家甚至文化的興衰,因此我十分贊同老師說的一句話:「文化素養好的人會善用博物館的資源。」

我認為博物館是一個無可取代且非常富有代表性的存在,好的博物館應該包含自古以來的改革及成長,而不光只有收藏具有價值的骨董,因為透過博物館,人們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及背景。除此之外,今天課程中提到「世界五大博物館」分別是國立故宮博物院、俄羅斯埃米塔甚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羅浮宮以及英國大英博物館,平時我對博物館是興致缺缺的,但其中我非常想去羅浮宮和大英博物館一探究竟,想去前者是因為那裡有蒙娜麗莎、米羅的維納斯跟勝利女神像,一直以來都很想親眼目睹蒙娜麗莎的英姿;至於後者是因為我是博物館驚魂夜的忠實粉絲。博物館對許多人來說也許是無趣、無足輕重、毫不相干的存在,但博物館實則蘊藏著一整個國家甚至文化的興衰,因此我十分贊同老師說的一句話:「文化素養好的人會善用博物館的資源。」

常想去羅浮宮和大英博物館一探究竟,想去前者是因為那裡有蒙娜麗莎、米羅的維納斯跟勝利女神像,一直以來都很想親眼目睹蒙娜麗莎的英姿;至於後者是因為我是博物館驚魂夜的忠實粉絲。博物館對許多人來說也許是無趣、無足輕重、毫不相干的存在,但博物館實則蘊藏著一整個國家甚至文化的興衰,因此我十分贊同老師說的一句話:「文化素養好的人會善用博物館的資源。」

此我十分贊同老師說的一句話:「文化素養好的人會善用博物館的資源。」

 


社教110 任麗好 40602056E 

其實博物館,我認為是一個快速了解當地文化歷史的地方,所以如果要介紹一個博物館給外國朋友,一定會選擇國立台灣故宮,因為當中已包括很多很關台灣歷史和特色在裡面,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中了解台灣。

另外,我以前很喜歡去博物館,因為在裡面可以我看到前人生活的歷史痕跡,好像在跟他們在對話,也曾經有過想在博物館工作的念頭,但後來這念頭就不了了之。去過那麼多的博物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柬埔寨的吐斯廉屠殺博物館,也在博物館附近買了一本由當年S21幸存者所寫的書,叫「BOU MENG」。我們都知道二戰時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但是我們卻不知道東南亞也曾發生相似的事,而且也十分靠近台灣,那就是發生在1975~1979年紅色高棉時期,那時候許多高知識份子被拷問和虐殺,手法與納粹無差多少,因此在短短四年,柬埔寨人口瞬間少了四分之一。這個博物館也在提醒著我,和平得來不易,要為現在的幸福感恩。


華語109 彭晨芯 40585125I

 

本週上課的主題是博物館。我認為博物館對我們生活是非常重要。首先是博物館成為教育中心,為社區提供的教育。博物館有各種收藏信息,公眾可以通過博物館提供的信息了解過去的生活。第二是靈感。這個博物館是如何激發過去的。博物館的靈感可以為公眾所吸收。通過博物館,人們可以創造夢想以填補當前的發展。另外在台灣博物館也蠻多的,有空可以去博物館參考一下。


 

國文112 葉瀚洋

作為一名外地人,我只認識及參觀過國立故宮博物院,經過今天的課堂,我認識到台灣其他的博物館,例如有講述原住民歷史的、台灣史前文化的等,讓我更全面認識到台灣博物館的種類及其位置。老師提到博物館大多存放有歷史意義或價值連城的物品,往往反映出每個文明最美好的一面,因此我們能否單單透過博物館去認識這個地方?我們又能否透過博物館去認識當地平民的生活或想法?就保護及推廣文化而言,我認為政府不能只集中於完善博物館,也要保護一些民間傳統的手工藝或節日儀式活動,以及有歷史價值的建築,這樣才能將地方最真實、樸素的一面呈現在大眾面前,讓外地人認識這個地方的人文面貌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作為公眾的我們,又有沒有辦法能幫忙保留承傳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或許好好觀察自己社區的一草一木、每一座廟宇、每一個鄰居的起居生活,便能共同守護我城之憶記。


生科109 閻思豪 40543216S

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有幸加入臺博館的暑期實習。實習過程中,看到了博物館資源的不足以及日常事務上的種種問題,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博物館資料開放的問題,以及館藏的管理問題。公立博物館的館藏應該要數位化,以利一般民眾方便檢視,現有的資料開放系統整合了幾家公立博物館的館藏,但是所呈現的效果不如預期,以臺博館的植物臘葉標本來說,一般民眾所能得到的圖檔畫質極差,無法清楚地看出標本的特徵,且資料存儲方式較為繁複。而且館方無法自行對已上傳的資料編輯維護,每次都需要找該系統的合作廠商。對於館藏的部分,以臺博館植物學門的館藏來說,有為數不少的館藏並不適合學典藏,比如幾十年前展覽留下的看板圖片,或是殘破不堪的教具模型等,但礙於一些繁複的行政作業,就一直擱置這個問題。除了這些問題,也有幸參觀臺博館各學門豐富的館藏,兩個月的實習收穫頗豐。


英語112 林法蓉 40821123L

今天老師在課程中提出了許多問題,像是要如何介紹外國朋友一個能快速了解台灣的地方,或是故宮博物院真的能代表台灣文化嗎?對於第二個問題我想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認為要說代表那答案或許是否定的,如果說代表台灣這片土地的話那應該是無法,但我認為故宮博物院某種程度上概括了住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某些族群的一部分的歷史,所以還是能作為想了解台灣的外國朋友的一個參考,但在此之外,他們也許還要去造訪其他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博物館來建構更全面的認知。

 

Comments (1)

鄧羽涵 said

at 9:25 pm on Jun 26, 2020

生科112甲 鄧羽涵
這週的課程提到了博物館,雖然身為一個台灣人,但我其實沒有去過很多台灣的博物館,在讀了生科系之後,有幸去了幾個,發現博物館真的是一個很具意義的地方,不只是歷史,也有自然科學博物館等等之類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