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ew
 

01-跨越文化溝通障礙.pdf (redirected from 01-%E8%B7%A8%E8%B6%8A%E6%96%87%E5%8C%96%E6%BA%9D%E9%80%9A%E9%9A%9C%E7%A4%99.pdf)

File history upload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4 years, 1 month ago

No preview is available for 01-跨越文化溝通障礙.pdf. To view it, click the "Download" tab above.

Comments (41)

陳俞文 said

at 6:08 pm on Mar 15, 2020

國文112陳俞文:台灣是個融合多元族群的島嶼,如何與各式的人們接觸是我們都應具備的基本素養,而以一概之的做法即是兩個字:「尊重」,過度的歧視其實都是我們以自我中心的態度看待周遭文化的結果以及淺薄的認知所造成

梁嘉妤 said

at 8:49 pm on Mar 15, 2020

國文112梁嘉妤:
當我們和不同文化的人溝通時,若沒有事先了解他們的文化背景,就有可能產生衝突與誤會,因此事先理解不同文化背景是重要的一門課。
而文章中所提及的溝通技巧除了可用於與相異文化背景的人們對話時,其尊重、平等等原則也可以用相同文化的人身上,畢竟這些都是溝通的基本要求。

吳孟哲 said

at 12:35 am on Mar 16, 2020

物理109 吳孟哲: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同一件事、同一句話、同一個動作都有著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因此,遇到不同文化的人時,需要了解對方的文化,減少自己做出冒犯的行為,並包容對方可能的無心之過,因為在你認為很嚴重的問題,在對方眼裡可能就只是正常的打招呼罷了。

張亦萱 said

at 1:15 am on Mar 16, 2020

隨著台灣族群多元化,對跨文化相關領域的教育也日漸迫切。如何和文化相異的人溝通,是促進種族和諧的重要管道,也是當今社會人民需要學習的事物。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依舊有難度。人們總會下意識帶有本位主義的思想,針對事的判斷標準以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立場與觀念去理解,這樣的習慣並不是說改就能改的,但能夠調整。倘若有心,相信相互理解、體諒絕非難事。面對不同文化的族群,不僅要帶有同理心,更要勇於接納,良性溝通。如此一來,不僅能避免衝突的發生,社會也將更加融洽。

張亦萱 said

at 1:15 am on Mar 16, 2020

社教111 張亦萱

林芳汝 said

at 11:24 am on Mar 16, 2020

台文系111林芳汝:
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聊天或溝通時,應該要先放下既有的刻本印象,避免用有色眼光看待他人,尤其隨著臺灣族群越來越多元,這讓我們對文化多元性的知識基礎不斷擴增,所以我們有必要去了解、學習如何跟不同文化的人溝通,並且對於不同文化的族群和個體給予尊重,

彭敬哲 said

at 12:40 pm on Mar 16, 2020

國文系112 彭敬哲:
有時候跟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認識,聊聊天也是很不錯的體驗。跨文化素養這門課,不外乎溝通和尊重這兩方面。我認為尊重是一種平等的表現行為,而其核心在於我們如何打從心裡地去看待他人的文化。我覺得要是我們能用以欣賞的心,去感受不同的文化,或文化體驗參訪等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而每個文化背後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很多都是美好的,值得我們學習的。就以我們多數人的中華傳統文化而言,不外乎孝順和友悌,推展開來就是仁(真真誠誠地對待一切人事物)。世界上各種民族文化也不外乎追求美好,近年來我們也可以看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斷在推動宗教團結,讓各文化能多交流,互相了解,效果也不錯。我覺得很多不同文化上的誤解原先其實是領導人的私心,而非大眾公民們的不滿,而是後來由上往下地影響了多數人的看法。對於這點,我就有切身的體會。放下自我成見,各國一齊推動文化交流,是構建地球村的基礎、是消弭對立衝突的良藥,是和平的開始。

黎莉 said

at 11:52 pm on Mar 16, 2020

台文111黎莉:
我認為尊重、傾聽是在跨文化交流裡相當重要的兩個元素。我可以不認同你,但我會傾聽你;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觀點,但同樣你也需要給我尊重。跨文化交流不僅於大眾所熟知的「東西方」,外省、閩、客、原與新住民,在台灣這塊小小的島上就有五大族群,其實跨文化交流早已實踐在你我日常生活中,只是要如何將其妥善使用,仍是我們須努力學習的課題。

劉安琪 said

at 9:56 am on Mar 17, 2020

跨文化素養是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在了解異文化的過程中我們除了開拓視野,也能增長同理心,培養柔軟的心胸。我覺得能接觸不同文化是很有趣的,因為不同文化脈絡下所產生的價值觀、思想等都不相同,所以需要在各種刺激當中學習去接納、理解與尊重。世界上曾經或現在仍持續中的戰爭和意識型態、種族的對立,雖有難以避免之處,但或許只要我們以跨文化素養為基礎去互相溝通,便能減少仇恨等偏激情感的產生。在文化和種族豐富多樣的世界中,越是能保有對跨文化間的尊重,越能增進彼此思想、情感的交流,也就能為世界的和平以及全人類的福祉盡一份心力。不分你我,我們彼此都擁有力量去成就這世界的美麗。

劉安琪 said

at 9:57 am on Mar 17, 2020

設計109劉安琪

林小媛 said

at 10:48 am on Mar 17, 2020

社教系112:
身為原住民的我,看到第一段國慶典禮的介紹方法,就讓我感到不適,這種不合理的溝通方式,正是一個錯誤的示範。不站在對方立場想,一昧的遵循自我方式的介紹,不與對方協商與討論,在重大的場合發言,我認為是不尊重族群的溝通。

應仁翔 said

at 2:10 pm on Mar 17, 2020

電機110應仁翔
現在已經可以說是一個地球村的世代,跨文化素養已成為一般公民的基本素養,但新聞上卻還是時常報導對文化的歧視或是衝突,這些現象可能源自於我們對彼此的不熟悉所造成的誤會,抑或是先入為主的觀念,我們每天面對這麼多的文化交流,應給予尊重與接受文化的差異性,文化只有差異性沒有高低性,時常的換位思考以及耐心的傾聽,便能減少文化的衝突與對撞,跨越種族的隔閡,營造更友善的社會環境。

李竺芸 said

at 7:31 pm on Mar 17, 2020

圖傳112李竺芸:
在這個科技交通無遠弗屆的時代,世界地球村已變成可能,距離變近了,但族群之間並不會因此融合,因此跨文化素養變成現代人一個重要的課題。雖然從小公民課本總是教大家要尊重包容不同文化、不同想法的人,但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又是另一種狀況,就像有些人會帶著成見看待東南亞人,而又認為歐洲人比較高尚。因此唯有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並提醒他人,不應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尊重與包容,並讓整個社會更加和諧。

黃瑀喬 said

at 10:20 pm on Mar 17, 2020

社教112 黃瑀喬:
在現今這個充滿交流機會的全球化社會中,跨文化素養便更加至關重要,該如何面對自身文化與他人文化的不同,以及取得兩者的平衡,都是我們正面臨的課題。看了這篇文章發現,要有良好的跨文化溝通需要注意非常多細節,真的要雙方都很用心地為對方著想、互相尊重才能成功,因此,我認為每個人都應培養跨文化素養,學習接納與尊重。

顏筱彤 said

at 3:47 pm on Mar 18, 2020

國文112 顏筱彤
我十分認同「樹立溝通意識」的重要性,良性的溝通是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的,否則再正面的話語,也可能被曲解、誤認為惡意攻擊。
此外,「相互尊重」與「站在他人角度思考」也是建立有效溝通的重要方式。

陳禹文 said

at 4:17 pm on Mar 18, 2020

英語112 陳禹文:
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都要先建立於平等之上才算是一個有效的開端,文化並無優劣之分只是它造就了不同的人格特質及看待事情的方式。同理心在溝通中佔有一席之地,這不僅僅是學習對方的語言、去對方的家鄉旅遊便能做到的,而是要打從心底的願意學習、傾聽,精通多國語言不代表會溝通,真正的溝通是要用心去體會。然而跨文化是一種雙向的學習,了解對方的同時也要懂得欣賞本土文化,如此一來才能落實真正的跨文化素養。

李婕妤 said

at 10:05 pm on Mar 18, 2020

電機111李婕妤:
大一上曾經在大陸學習一學期,雖然地緣與台灣很近,但在文化、風氣上都與我們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是去上學,所以來講講我在兩個地方學習的感受:在我上的大陸的大學一道上課時間就會準時上課,很少會有人在上課時姍姍趕來教室,所以我在回來台灣讀書後反而有點驚訝;另一個現象是大陸大學的下課很安靜,同學們基本上只會小聲討論剛才上課內容,或在座位上看自己的書,下課後也是安靜地與同學去圖書館或回宿舍,而在回台灣學校報到的第一天,我非常不適應這裡的下課環境,非常熱鬧,因為沒讀過台灣的大學不知道情況,又已經習慣了大陸大學的文化,所以一開始真的覺得有點毀三觀,後來才慢慢習慣與接受。

阿杜絲 班基努安 said

at 11:08 pm on Mar 18, 2020

表藝111 阿杜絲 班基努安:
我是台灣的原住民,來到都會區和漢人一起學習的時候,常常會有被標籤化的情況,台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寶島,如果學不會「尊重」及「站在他人角度設想」,那麼你永遠只會活埋怨及怨懟中,如果願意敞開心胸去多瞭解與你不一樣的人,那麼結果往往會是良好相互學習的!

陳玉容 said

at 11:46 pm on Mar 18, 2020

華語系111 陳玉容
在這個時代,到處都有跨文化交流。我們不能將不同的文化視為異類,總想要去征服與同化異文化。想要進行無障礙的溝通,應當學會在欣賞、尊重本國文化的同時,也去理解、容忍他國的文化。越南、日本或中國,雖然也會尊重自己的母語,但仍然發現認為需要學習另一種共用的語言,也就是英語;藉著英語,他們可以了解外界。了解不同的文化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每個國家的文化,它極大地影響著國家間的聯繫,交流與合作。了解彼此的文化有助於我們避免跨文化交流中不必要的誤會。

賴維佐 said

at 12:19 am on Mar 19, 2020

英語112 賴維佐: 看完這篇,我認為在面對一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時,必須要深入了解那些文化的特徵,並且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去解讀他們的想法。台灣四面環海,國際人士來此交流頻繁,如果沒有一些背景知識,那可能會被外籍人士所訕笑。

劉名媛 said

at 9:36 am on Mar 19, 2020

身處地球村的我們,跨文化素質的培養是我們必須學習的課題,我認為應秉持友善尊重的態度,將心比心,以良好有效的溝通形式與異國進行交流,才能促進彼此間的和諧。此外,文化沒有高低只有差異,透過雙方溝通能讓我更進一步了解異國風俗文化,以免在重要場合陷入落人笑柄的窘境。

劉名媛 said

at 9:38 am on Mar 19, 2020

教育112 劉名媛

沈仲琪 said

at 9:44 am on Mar 19, 2020

音樂112沈仲琪: 在整篇文章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尊重」。溝通是一種互動的行為,無論是資訊傳遞者或是資訊接收者都應該以尊重為原則來進行溝通,在跨文化交流時,我們應該多換位元思考、專心聆聽、適時回饋,並且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尊重、理解對方能幫助我們避免在溝通上產生隔閡及問題。

陳昱安 said

at 11:08 am on Mar 19, 2020

人發112 陳昱安:
文化與文化之間並無高低及優劣之分,在保有自己原先的文化下,也應學會去理解、尊重、包容其他文化。無論是面對面的溝通抑或是書面形式的溝通,正因為溝通是雙向的,所以我們更應該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畢竟我們習以為常的溝通用語對其他文化的人而言可能無法理解,此時若能互相體諒,表達者用清晰易懂的方式陳述,聆聽者若有不懂的地方時願意提問而不妄加揣測,便能促成一次適當地跨文化溝通。
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也是我們必須注意的,尤其是當我們到他國旅遊時,應該要入境隨俗,避免做出不適當的行為或說出不恰當的言語。例如在台灣,許多長輩會以「摸頭」的行為來表達對晚輩的關愛與疼惜,但若今天到了泰國,「摸頭」的行為是大不敬,因為泰國人認為摸頭的行為會將頭上守護自己的神明趕走,帶來厄運。所以在踏入其他文化圈之前,若能事先做足功課,除了可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問題,更可以增進良性的互動關係。

王俊翔 said

at 4:52 pm on Mar 19, 2020

光電112 王俊翔: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而且又身處於這個多元的台灣社會當中,要如何去面對各種文化帶來的衝擊和如何適應這個多ˊ種文化共存的社會,是我們首當其衝的課題,或許這種跨文化的隔閡可以透過像是有一個包容的心,在他人有這不同的文化背景時,去考慮到文化不同可能帶來的理解上的差異,還有多去理解不同文化的內涵,使得自己更容易去融入不同文化的對話和意見。

Amber詹靜宜 said

at 8:32 pm on Mar 19, 2020

這篇文章的論述以及上課時提到的確診外傭在隔離病房的直播,令我想到家裡請的印尼籍幫傭。印尼人的確生性偏樂觀了點,但在台灣人看來,卻可能變成做錯事還嬉皮笑臉。其實不過就是民情與生活方式的不同,但普遍身為雇主的台人似乎總有一種優越感,不會也不願意去理解這些異國的朋友。其實文化與文化之間並無高低及優劣之分,跨文化交流應要秉持尊重的態度,不應以我族中心意識等成見去批判其他地區的文化。現今已是網路時代,任何文化方面的、異國的知識都能輕易被搜尋,相比過去沒有網路,文化交流已然邁向更高更深的層次,但社會中仍不乏有歧視、藐視等劣行,因此還需眾人共同努力,在踏入其他文化圈之前,先做足功課,除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更有機會進行成功的國民外交。

施俐綺 said

at 8:34 pm on Mar 19, 2020

教育112 施俐綺:
在這個存在許多文化的世界中,我認為我們最應具備的是「尊重」及「多元的視角」,每個不同的文化都是個獨特的價值,是一個族群的象徵,因此我們都該帶著友善包容的心面對不同文化,這樣一來不僅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和平,還能讓自己的世界觀更加廣闊,可能還會發現到許多有趣的各國文化細節呢!

林昀萱 said

at 9:22 pm on Mar 19, 2020

國文112林昀萱:
台灣的人口是由多原民族所組成,在許多地方都可以看見異國文化,而懂得尊重並且主動去認識這些不同的文化,也是一見很重要的ˋ事。在認識各國文化時,我們也要先放下自己的成見,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而溝通也可以讓我們快速認識更多文化,因此平時就要養成良好的跨文化素養,多去觀察、體會,也要學著在擁抱新文化的同時,也能夠將台灣本土的文化傳承下去。

李子盈 said

at 10:52 pm on Mar 19, 2020

教育112 李子盈
我的國家,就是一個多元文化的一個國家。因爲存在著許多種文化,所以會對某一些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和見解,所以會為免起爭執不合。所以以我觀點,大家都要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并且通過學習和觀察對方的文化來增進自己的視野,同時也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因此要怎樣去尊重不同的文化,是一門學問。

顏兆霆 said

at 11:29 pm on Mar 19, 2020

教育112顏兆霆:
身在一個多元社會下的我們,我們隨時都會遇到一個與自己文化背景有著十分不同的人,因而會產生很多與別人的交流,所以必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如何跟別人說話,儘管這是一件看起來很稀鬆平常的事情,但要是不做好這件事情,彼此間的誤會就會升高,若是一味地只用我族中心主義的觀點去看待與他人之間的不同,這樣只會有解決不完的紛爭,只會看不順眼對方。因此我們該抱有尊重、包容、友善的心,如此大家才有辦法和諧地相處,這才是在這個世代下生活的我們該擁有的跨文化素養。

黃怡熒 said

at 11:51 pm on Mar 19, 2020

國文110 黃怡熒:文化是值得被尊敬的,其雖為抽象物但卻實實在在地展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各個國家甚至國家中的各個地區的居民都擁有自己的文化。文化的侵犯會使他們感到被冒犯,相反的當每個人都學會尊重別人的文化,甚至去了解和避開雷點,那麼不僅僅尊重了其他人,我們也尊重我們身為人的智慧。人別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批評別人,那只不過是人類的無知,寧願當個井底之蛙也不願意去當翱翔的鷹。

李麗恩 said

at 11:52 pm on Mar 19, 2020

教育112 李麗恩
對於“負面情緒是良性溝通的殺手”我深有同感,總有一些人會抹殺你對他的熱情。有時候遇到很開心,很歡喜的事情想要和對方分享,但是對方負面的態度,會破壞整個原本愉快的氛圍。
譬如說,有時候一群朋友聚在一起談天,來自不同地區的朋友有不同的文化差異,但這種人往往只會站在他主觀的角度義正言辭糾正別人,因為他們認為世界上的每個人應該要跟他們一樣,這樣一來也會讓別人失去想要與對方溝通的熱情。
如此一來,這樣的人在面對其他來自不同族群或文化的人,便不能以跨文化的視野和素養去看待,反而只能以主觀狹隘的視野去抨擊他人與自己的差異性。

林芙名 said

at 9:53 am on Mar 20, 2020

教育112 林芙名

世界一直在往前走,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的我們也該同時進步。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文化,文化觀點、文化想法,皆十分重要。期許我們都能深刻了解其中道理。

黃珈醇 said

at 3:46 pm on Mar 20, 2020

歷史112 黃珈醇
在接觸與自身不同的人事物時,我們都應有正確的心態,抱持著尊重保容接納差異,當我們的心打開,才能真正接受不同的文化,不以自身文化為尊,不以他人文化為卑。

陳品妤 said

at 4:57 pm on Mar 20, 2020

人發111 陳品妤:
身處於多元文化並存且相互交雜的世界,學習如何尊重不同文化的內涵,是所有人都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然而平等尊重從來都不是說說而已,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實際的行動才是我們在跨文化課題上最直接的答卷。

郑日升 said

at 2:18 pm on Mar 22, 2020

教育112 鄭日昇:
對於不同的文化,應當要有包容心,每個文化都有所不同差異性,但其中並不存在不平等,文化上都是對等的,在面對不同文化的人面前,需保有的是接納而不是歧視等差異的心態來看待不同文化色彩。

林碩彥 said

at 4:42 pm on May 1, 2020

林碩彥
不同環境會發展出不同文化,我們不只應該學習尊重,同時對文化的珍貴保有感恩的心態

林碩彥 said

at 4:42 pm on May 1, 2020

化學109林碩彥

曾霖耀 said

at 4:27 pm on May 15, 2020

現在全球化歷程加速,各國往來不再跟古代一樣麻煩且令人害怕,台灣本身也是多元文化的社會,在台灣可以看見不同國家的人,也能吃到各種國家的食物。對於不同的文化,我們需要理解背後的含義、互相包容,和平相處——讓台灣成為時間移民的幸福天地!

曾霖耀 said

at 4:28 pm on May 15, 2020

人發112 曾霖耀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